“沙塵暴”并非一個準確的科學名詞。全世界與沙塵有關的重大災害性天氣事件都是“塵暴”,而不是“沙暴”,更不可能是“沙塵暴”。在風力的作用下, “沙”與 “塵”會徹底地“分道揚鑣”。
塵暴肆虐前后的清華大學主樓
細分巖石顆粒
乍一看,沙和塵都是巖石風化的產物,似乎沒必要分那么清楚。然而一旦沙與塵生成以后,它們在風力作用下的習性卻大相徑庭。正是由于這種習性,風力能把塵與沙分選得非常干凈、徹底。
4月15日,北京上空塵土飛揚
如果您有機會到塔里木盆地去走一走,可以看到戈壁和沙丘。在戈壁灘表面,很難找到沙粒。 相反,如果到沙丘分布地區(qū)去,在沙丘上取一個沙樣,作一個簡單的機械分析,就會發(fā)現:沙丘里的沙分選極好,既無礫石,又絕少粉砂(塵)和土。
4月15日,中央氣象臺發(fā)布“沙塵暴”藍色預警
其實,不僅在中國,全世界各地,凡是影響面大的,都是“塵暴”而不是“沙暴”。“沙暴”只能在沙源附近,如裸露的巖石風化面、荒漠沙丘或岸邊沙丘附近施虐。 有趣的是,用“sand dust storm”(沙塵暴)在網上搜索時,找到的絕大部分是中國的網站,國外的網站所提供的信息絕大多數是有關“塵暴”的。
“塵暴”從何而起
毫無疑問,塵只能來自地表有塵的地區(qū)。首先,塵來自干旱、半干旱地區(qū)一些過去曾受到植被或地表鈍化層保護的地區(qū),由于開墾荒地和過度放牧使得植被或地表鈍化 層被破壞,使得含有大量塵的巖石風化產物暴露在風力作用之下。美國 20世紀30 年代的“黑風暴”和澳大利亞的“紅風暴”是兩個典型的例子。
4月15日,塵暴籠罩下的北京奧林匹克公園“玲瓏塔”
“塵暴”和“沙暴”須分頭治理
首先,在干旱、半干旱地區(qū)不能任意開荒。此前實行的“退耕還草”可能是有效的措施。
其次,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,逐步恢復河流的尾閭湖泊,減少塵的物質來源。在黑河、塔里木河等地,已經開始這方面的工作。然而上游灌區(qū)已成事實,建議調查研究減少從綠洲到尾閭之間河道蒸發(fā)損失的方案。這部分損失可能足以維持尾閭湖泊一定的面積。
有一點需要認清:近年來亞洲發(fā)生的重大塵暴,來源不全在中國。中國只能承擔應當承擔的那一部分責任,而不能為全部問題背黑鍋。我們應當抓住這個機會開展國際合作,與上風向、下風向的國家聯合起來,共同探討解決的途徑。